自2019年決定打造地球第三極品牌以來,自治區扎實推進地球第三極區域公共品牌建設各項工作,努力走出一條具有西藏特色的品牌興藏之路。
29日上午,自治區人民政府新聞辦舉行黨的十八大以來山南市經濟社會發展成就新聞發布會,介紹黨的十八大以來山南市經濟社會發展情況。
西藏自治區29日召開中共十八大以來山南市經濟社會發展成就新聞發布會。
格爾木官方表示,“綠色+有機”已經成為農牧業發展的必然趨勢,未來,格爾木市將在奮力打造綠色有機農畜產品輸出地上下功夫、出實效。
9月26日,海東市互助土族自治縣林川鄉,處處麥浪滾滾、機聲隆隆,在一望無際的麥田中,收割機來回穿梭,一片片顆粒飽滿的小麥、青稞被“收入囊中”。
地方治理是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在地方層面的實踐和體現,加強和創新基層社會治理,關乎黨長期執政、國家長治久安和廣大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
青海是“三江之源”“中華水塔”,青海的生態環境保護關乎國家生態安全和民族永續發展。
守護好三江源“中華水塔”,保護好青海生態環境,關乎國家生態安全、關乎民族生存和子孫后代永續發展。
國家發展改革委28日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實施進展情況。
日喀則市素有“西藏糧倉”的美譽,西藏一多半的青稞都產自這里。
素有“西藏糧倉”之稱的日喀則市是西藏重要的糧食產地,農作物種植面積常年穩定在140萬畝左右,糧食產量約占全區的40%,僅青稞就占到全區產量的50%。
近年來,林周縣牢牢把住糧食安全主動權,穩定播種面積;強化農業科技支撐,加大良種繁育推廣力度;開展區域實驗示范,有序推進高標準農田項目建設。
浙江省浦江縣杭坪鎮大塘村高山番茄基地里,種植戶李國強忙個不停:“今年抗旱奪豐收,小番茄畝產值預計能超過4萬元。
九月是瓊結青稞、小麥、土豆、油菜、豌豆等農作物收獲的季節,也是農牧民收獲幸福的季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