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代西藏高質量發展:永續與共享
中國西藏網訊 8月26日,以“新時代西藏高質量發展:永續與共享”為主題的第六屆西藏智庫國際論壇暨2022中國藏學論壇在北京召開。此次論壇由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學與人類學研究所、中國社會科學院西藏智庫主辦,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學與人類學研究所藏學與西藏發展研究室承辦。
論壇開幕式由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學與人類學研究所副所長王鋒主持,民族學與人類學研究所所長王延中、國家民委協調推進司智庫處相關負責人分別致辭。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民族學與人類學研究所、信息情報院,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相關負責人和專家等出席開幕式。
圖為會議現場 攝影:王茜
圖為會議現場 攝影:王茜
王延中在致辭中表示,本屆論壇在特殊復雜的國際背景下召開,涉及諸多重大國際議題,具有重要意義。他表示,做好西藏工作,首要任務是把貫徹新時代黨的治藏方略和加強與改進民族工作重要思想有機結合起來,立足新發展階段,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加強邊境地區建設,抓好穩定、發展、生態、強邊四件大事??沙掷m發展是高質量發展的要求。中央和全國希望西藏在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實現高質量發展過程中,能夠在維護祖國統一、加強民族團結方面做出更大的貢獻。堅持所有的發展都要賦予民族團結進步的意義,都要賦予改善民生、凝聚人心的意義,都要有利于提升各族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使西藏的明天更加美好。
圍繞本次論壇主題,來自中共中央黨校、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科學院、西藏自治區社會科學院、西藏大學、浙江大學、云南大學、天津師范大學、四川民族學院等國內眾多高校和科研機構,以及來自美國、澳大利亞、波蘭、印度、印度尼西亞、尼泊爾等國的40多位專家學者,分別通過線上和線下的方式進行了學術交流。
圖為學者在線上發言 攝影:王茜
圖為國外學者在線上發言 攝影:王茜
論壇上觀點精彩紛呈、氣氛熱烈,與會學者在研究中展現了共同性和差異性相結合,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現實和歷史相結合、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相結合、不同學科視角、研究方法相交叉的特點。交流話題涉及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制度與政治文明建設方面西藏的成功實踐,西藏高質量發展的成果及遇到的挑戰和機遇,青藏高原及周邊地區生態環境與文化變遷,以及在全球新冠疫情背景下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的理論與實踐中,中國經驗為各國探索發展道路提供借鑒等。參會專家學者們通過翔實的調研數據與生動的案例分析,圍繞依法治藏與全過程人民民主的法治保障、民族區域自治制度與全過程人民民主實踐相得益彰、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治理好西藏、民主人權與主觀幸福感——從中國崛起的角度看問題等相關議題作精彩發言,既有學理上的探討,也有政策層面的討論和基于實際案例的分析研究。
圖為線上參會學者對論壇閉幕表示祝賀 攝影:王茜
論壇閉幕式由徐文華主持。丁賽作大會總結發言時表示,與會專家的發言和交流非常具有啟發性,有助于大家加深對新時代西藏高質量發展的理解,希望在未來持續開展對話和交流。
據悉,2017年以來,中國社會科學院西藏智庫國際論壇已經成功舉辦五屆。首屆論壇以“共享與發展”為主題,第二屆論壇以“傳統與變遷”為主題,第三屆論壇以“合作與發展”為主題,第四屆論壇以“風險與合作”為主題,第五屆論壇以“和平與發展”主題,本次論壇以“永續與共享”為主題,回應全球氣候變化條件下,西藏高質量發展的環境、民生、文化、公共參與、政治民主和政策支持問題,以及相關的國際經驗,旨在在爭鳴中取得共識,在共識中凝聚團結的力量,為中國以及周邊國家的發展貢獻智慧。(中國西藏網 記者/王茜 巫姍燕)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珠峰時評】援藏,提供從物質到精神的力量
自1994年中央第三次西藏工作座談會拉開了對口支援西藏的帷幕,到黨的十八大以來援藏形式不斷創新、援藏工作機制不斷完善。[詳細] -
【藏北故事】留在心中的歌:尋覓文成公主的藏北足跡
最近,我“用圖片記錄西藏色彩,用文字勾勒西藏歷史”的《雪域古寺》一書上架了。[詳細] -
【學習在高原】燒烤店里的“幸福夢”
丁增拉姆的家里有8口人,除了上學的孩子和頤養天年的老人,主要勞動力就是他們夫妻。[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