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格薩爾王說唱遇上“新觀眾”,當傳統藏毯遇上時尚798,你能想象西藏文化對外傳播究竟有多少種可能嗎?
“我一直對邊疆地區有一種教育情懷?!睆V東省第九批“組團式”援藏教師楊玲,為了更好地關心教育學生,她進行了上百次家訪。
“我能夠奉獻給西藏的是微不足道的,西藏給我的太多了?!敝醒雵覚C關第九批援藏干部張琳,三年間走訪了西藏559座寺廟,更好地服務于宗教事務和宗教管理。
北京市第五批“組團式”援藏醫生韓同英,援藏期間擔任拉薩市人民醫院兒科主任。
北京市第七批“組團式”援藏醫生李頎,面對地廣人稀醫療條件落后的西藏牧區,下定決心為這里做更多的貢獻。
“苦熬三年不如苦干三年”。
“因為農業生長周期較長,雖然很遺憾我們援藏即將到期了,但我相信我們這幾年付出的勞動,定下的方向,一定會有豐碩成果結出的?!?/p>
來自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的桑吉,在北京已“漂泊”十年。懷揣著歌手夢想走出果洛,來到北京后也曾一度迷茫和無所適從,但傳遞愛與善良的初心未變。
在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之際,中國西藏網推出融媒體產品[有聲來信],從紙短情長中重溫波瀾壯闊的歷史,感悟革命先輩的心路情懷。
穿越歲月長河,翻開一封封紅色家書,感受筆端下的家國情懷和人間煙火。
穿越歲月長河,翻開一封封紅色家書,感受筆端下的家國情懷和人間煙火。